中新網杭州11月29電 (記者 江耘 見習記者 謝盼盼)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浙江開展了為期三天的考察活動。三天來,總理到了小鄉村,去了汽車企業;與互聯網大佬們湖畔漫話,也與網店店主握手交流;帶走了象徵義烏精神的撥浪鼓,也送來了對創業人員的鼓勵。
  總理在浙江所到之處,所關心之事既具浙江特色,也是國家層面關心的問題。跟著總理的腳步,看一看他所見到的浙江,感受他所見到的的浙江發展。
  實體+網絡——雙腿走促浙江外貿逆市上揚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李克強總理浙江考察的第二站,在這裡商戶向總理贈送了當年雞毛換糖時的撥浪鼓。滄海桑田,如今的義烏小商品不再走街闖巷銷售,而是賣向全世界,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張金名片。
  作為一個外貿重鎮,義烏坐擁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每年有數百個國家和地區的萬餘名客商採購各類商品。今年世界杯期間,義烏包攬了各種周邊產品的出口,成為世界杯最大贏家。
  雖經歷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但義烏的貿易額依舊平穩上升,世界影響力也穩步增長。
  “為什麼義烏經歷危機還能增長,我想總理會從更高層面看這個問題。”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方平表示,相比其他地方,義烏有更強的市場修複能力。
  2011年,國務院批覆《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這是浙江省第一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也是全國首個由國務院批准的縣級市綜合改革試點。外貿主體落地、外商投資合伙企業登記……一系列的貿易便利化改革,初步解決了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制度缺位問題。
  在義烏除了占地廣袤的商品城實體店,“義烏購”這種新型的電子商務平臺,也助推了外貿的新騰飛。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最早在1998年,幾經易名於2012年10月,“義烏購”正式上線運營。
  據金方平介紹,如今的“義烏購”是一個依托實體市場,以誠信為根本,線上線下一一對應的專業B2B電子商務平臺。
  截至2014年11月,“義烏購”上總商品數量260萬,日均瀏覽量258萬次,今年網站在線總交易額已達5.5億元。
  今年年初,義烏購啟動全球“合計劃”方案,為合作伙伴建立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網站並對接義烏市場。截至2014年11月,義烏購已與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等22個國家地區的採購代理簽署合作協議。
  對於“義烏購”模式,李克強也予以了高度肯定,“實體店銷售是一條腿走路,如今加上電子商務,就是用兩條腿走路。這個模式挺好的。”
  義烏是浙江外貿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外貿大省浙江也在積極謀求一些新的突破。以前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是浙江主要出口地,在金融危機期間,浙江逐漸開拓拉美、非洲等新型市場,取得不俗成績。
  根據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浙江省一般貿易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10月出口增速創年內新高。
  隨著新絲綢之路的開闢,浙江也抓住時機,打好新絲綢之路這張牌。今年“義新歐”國際集裝箱專列的開通,鐵路運輸出口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潛力。今年1-10月,鐵路運輸出口58.7億元,增長31.5%。
  思路決定出路——信息經濟為浙江經濟再添“新翅膀”
  就在李克強總理赴浙考察的同時,世界首屆互聯網大會也在浙江召開。浙江省長李強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信息經濟論壇的演講時提到了兩個故事:一是耳熟能詳的阿裡巴巴。兩個月前,阿裡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創下了全球史上最大的IPO交易。最近,阿裡市值最高曾突破3000億美元,相當於1.8萬多億元人民幣,幾乎是浙江20多年來、在境內上市的250多家公司市值的總和。阿裡從互聯網創業到成為世界級企業,只用了15年。
  另一個故事就是浙江一個偏遠的山區縣——遂昌,人口只有22萬,山多平地少,近幾年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茶葉、竹炭、筍乾,甚至連豬肉、禽類都通過網絡遠銷國內外。在1300多家淘寶店的帶動下,該縣農民人均收入增速已連續7年高於全省平均,被電商界稱為“遂昌模式”。
  李強表示,在“互聯網+”的時代,通過互聯網在各個行業的滲透、融合、顛覆,既能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升級,也能催生新興產業實現轉型,真正實現騰籠換鳥和鳳凰涅槃。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既能規避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資源匱乏的劣勢,又能放大浙江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
  今年1月16日,李強在浙江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3年該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6萬億元人民幣。
  如今浙江已確立建設“國際電商中心”的目標,各地爭相佈局發力……
  電子商務的異軍突起,當地政府也主動觸網,為電子商務發展鋪平道路。早在2011年,浙江省就制訂了《浙江省電子商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划到2015年,浙江省企業間網絡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占全國15%以上;網絡零售額超過2500億元,占全國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國際市場輻射力不斷增強。
  政策撬動內生需求——浙江民企升級中涅槃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李克強浙江之行自然少不了走進浙江民企。
  李克強先後來到了吉利汽車和泰隆商業銀行。李克強鼓勵浙江民營企業,要敢於到國際市場一較高下,做精“中國製造”,推出更多“中國創造”。
  當前,浙江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幾年浙江經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主要表現為過多依賴低端產業、過多依賴資源要素消耗、過多依賴低成本勞動力、過多依賴傳統商業模式、過多依賴低小散企業。
  為此,浙江也提出要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等戰略發展目標。近年來,浙江很多民營企業用實際行動回應政府的轉型升級。
  萬豐奧特今年迎來了企業20周年的大慶。這個汽車輪轂行業的領頭軍20年前從銀行借貸50萬元起家,已經成長為一家市值百億的行業龍頭企業。
  萬豐董事長陳愛蓮表示,企業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混合所有制項目和通用航空飛機及零部件製造項目發力。
  “未來要向以技術和市場服務見長方向轉型升級,我們計劃將併購日本科技領域的高端輪轂企業,提升萬豐整個輪轂產業在技術上,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為規模的過渡提供更好的精品。”陳愛蓮有著和吉利李書福一樣的國際“野心”。
  今年10月份,從事電池生產的天能集團發佈了高倍率鉛炭超級電池、石墨烯錳基鋰動力電池、電動車長壽命雲電池等三項新技術。同時,公司還公佈了今年新獲得的粒徑可控的納米FePO4的製備方法、利用水熱輔助微乳液法製備納米LiFePO4、鋰鎳鈷錳釩氧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三件鋰電池技術國家發明專利。
  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儘管天能在鉛電池的生產上已做成了行業領頭羊,但對於未來電池的市場,企業不惜巨資,加大科研力度,不斷升級,以期在電池行業勇立潮頭。
  有業內人士也表示,浙江民企發展至今,到了一個轉型升級期,如果轉型成功,企業將涅槃重生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2013年10月,國家工信部正式批准浙江為全國第一個“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國家示範區”。目前,由“兩化”融合帶來的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已成為浙江省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內生動力。傳統產業、裝備製造業、污染企業等紛紛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同時,浙江製造業中的紡織、機械製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紛紛轉向“機器換人”,一些已率先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已初嘗技術紅利的甜頭。
  據估計,浙江省政府推進“機器換人”和現代化技改等戰略,預計釋放裝備製造業市場需求8000億元。
  對於浙江經濟的發展,李克強總理也予以了充分肯定,並表示希望浙江發揮優勢,在形成經濟發展新動力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子,敢闖敢試,面向世界,促進轉型升級。
  創新中創業——浙江期待下一個馬雲
  下一個馬雲在哪裡?在浙江的政經兩界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提問。下一個馬雲也許就隱藏在中小企業中,也許就在那一批熱血沸騰的創新創業者當中。
  李克強總理在浙江大學考察時,多名學子提到了創業話題。總理表示,希望同學們秉承“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樹立創新理念,形成創新文化,用創業創新成果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提供精神滋養。
  的確,如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旭所言,浙江大學本科生4%的創業率,在浙江範圍內還是很高的,這就得益於浙江這片土地有好的創業傳統和思想。
  李強也談到,浙江為什麼能誕生宗慶後、馬雲這些首富,答案只有一個字——人,“因為浙江人具有‘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獨特精神。”
  浙江人創業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草根經濟。人人創業的草根創業,創造了“以小博大
  無中生有”的商業奇跡。在浙江,平均不到14個人中就有1個老闆,平均不到45個人中就有1家企業。二是創業文化。浙江人敢闖敢乾,具有冒險精神。三是開放誠信。
  過去,溫州人到全球經商,讓世界認識了浙商;現在,義烏商貿市場的發展和阿裡巴巴的上市,讓世界重新認識了浙江。
  為讓創業創新的“好種子”落地生根,浙江正在努力打造好政務、產業和創業三個“生態系統”。
  浙江推出政府權力清單、企業項目投資負面清單、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責任清單,並建立浙江省政務服務網,用政府權力的減法去換取市場經濟活力的加法。
  浙江還註重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金融等新興產業的培育,大力推進電商換市,倡導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推進義烏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爭取把浙江打造成為國內互聯網產業、信息經濟發展的先行地區。
  目前浙江還正在打造一大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創業創新平臺,如“互聯網創業小鎮”、“天使投資小鎮”、“雲計算產業小鎮”等,以吸引更多創業人才、更多創新資本等資源集聚浙江。
  有人預測,未來幾年,浙江會批量生產出具有很強競爭力和發展後勁的互聯網公司。李強也堅信,他們中間一定會有“小馬雲”的誕生。(完)  (原標題:跟著總理腳步看浙江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x99zxxqk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